《东华大学报》
出版时间:2020-03-31
字体:
放大 缩小 默认

风雅笔苑

中国文化的基因:知常达变


作者:▉ 吴靖


“道” 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, 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围绕 “道” 来展开的。 就其整体而言, “道” 可以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来理解, 前者体现为某种抽象性和规律性, 后者则体现为一套人生的准则、指标或典范, 人们只有严格遵循 “道” 的规律和准则, 才能知常达变———即认识到“道” 存在的恒久性和变化的规律性,生活得幸福安宁。

对于 “道” 的抽象性, 《道德经》 第二十五章有言: “有物混成, 先天地生。 寂兮寥兮, 独立而不改, 周行而不殆, 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 强字之曰 ‘道’ 。” 因为既听不见它的声音,也看不见它的形体,所以它不是一个具象的东西,因此也无法为之命名,正如《管子》 所言: “物故有形, 形固有名。” 因此, “道” 之不可名,乃是由于它的无形。

于是, 老子在 《道德经》 开篇便指出: 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 非常名。” 在他看来,存在于一般时空的具体之物是会生灭变化的,但无形的“道” 却是可以永久存在 (即所谓 “常” ) 的东西, 而且它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消失, 也不会因为外在的力量而改变。 同时, 老子将 “道” 预设为先于天地而生, 从而引出了 “道” 乃天地万物创造的根源, 例如 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“道生一, 一生二, 二生三, 三生万物。”

虽然“道” 无形无声, 但它作用于万物时, 却表现出某种规律性, 这些规律性往往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。 《道德经》 第四十章曰: “反者道之动。” 老子认为, 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遵循着某些规律, 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 “反” : 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运动发展;同时,事物的运动发展总是要回到原来起始的状态。因此, “反” 蕴含了两个概念: 相反对立和返本复初。 前者表现为对立转化的规律,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。如 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 长短相形, 高下相倾, 音声相和, 前后相随。” 进一步, 老子说明相反对立的状态时经常相互转化的, 如 “祸兮, 福之所倚; 福兮, 祸之所伏。 ” 《淮南子》 中著名的 “塞翁失马” 的典故便生动地说明了老子 “祸福相因” 的道理。

由此, 老子又引申出 “物极必反” 的道理, 强调事物发展到某个极限的时候, 就将走向它的反面。 例如 “曲则全, 枉则直, 洼则盈, 敝则新, 少则得, 多则惑。 ” “将欲歙之, 必故张之; 将欲弱之, 必故强之; 将欲废之, 必故兴之; 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 是谓微明。 ” 后者表现为循环运动的规律, 老子认为 “道” 的运动是循环往复、 生生不息的。 如 “强字之曰 ‘道’ ,强为之名曰 ‘大’ , 大曰逝, 逝曰远, 远曰反。 ” “万物并作, 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 各复归其根, 归根曰静, 静曰复命。 复命曰常, 知常曰明。 不知常, 妄作凶。”

在形而下的层面, “道” 脱离了上述抽象性和规律性的形而上色彩, 犹如从浓云密布的高空下降, 落实到人类的生活和经验世界,此形而下的“道” 亦称之为 “德” 。 老子用体和用的发展来说明“道” 与“德” 的关系, “德” 是 “道” 的作用, 也是 “道” 的显现。对于人类行为应该遵循的道 (即“德” ) , 老子认为自然无为、 致虚守静、 柔弱不争等都是 “道”作用于人生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精神, 其中 “自然无为” 是《道德经》 一书的中心思想, 意谓顺任事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, 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, 可见老子强调的 “道德”着重于顺人自然的一面,全然不同于儒家所注重的伦理性的一面。 ( 文章有删减遥作者系管理学院党政办主任冤

东华大学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 本期已有439266次访问,全刊已有26488122次访问